|
20世纪50年代,随着神经封闭疗法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开始以中医学经络学说、腧穴理论为指导,融合现代医学注技术,将适量液体药物注在经络腧穴或阿是穴上,用来防治疾病,创造性诞生了中医特色疗法——水针法。顾吉华水针疗法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s://m.doc88.com/p-5058207868385.html
图片
什么是水针法
水针又称穴位注,是指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
1、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症
适用范围广泛,凡能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均可采用,如痹症、腰腿疼等。
禁忌症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者暂不宜进行。
2、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用。
3、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4、孕妇下腹部、腰骶部和阴交、合谷穴等,不宜进行注,以免引起流产。
图片
护理及注意事项
1、严格“查七对”及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若为双侧穴位注,消穴位皮肤时先远侧后近侧,注时先近侧后远侧。
2、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使用。副作用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慎用。
3、遵医嘱选穴,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和注的深度,注药量遵医嘱而定。注穴位应交替轮换,一穴不宜连续注。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4、注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需回抽回血再将药液注入,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关节腔、脊髓腔和胸腔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5、推注药液时,急性病、体强者可用较强刺激,推液可;慢性病、体弱者宜用较轻刺激,推液可慢;一般疾病,可用中等刺激,推液也以中等速度。如所用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同时观察病情。
6、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预防晕针、弯针、折针,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若患者有触电感时,可能是针尖触到了神经,应将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患者如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注并观察病情变化。
7、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注部位情况,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8、操作完毕,记录穴位注的部位、药物、剂量及患者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