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民邮电》报独家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披露的一则消息“中国最快在今年10月份推出支持应用商店的国产操作系统新版本”(详见本报8月21日七版),引起包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引用倪光南在采访中提出的“希望国产操作系统在一两年之内能替代XP系统,然后在三五年之内从桌面PC拓展到移动终端”的观点,并加以评述。国内有媒体称,倪光南透露的这一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砸中了被西方大面积垄断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刺激了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而对于中国能否实现用国产操作系统替代进口产品的目标,外媒的怀疑和嘲笑声音不少。对此,倪光南再次向记者明确表示,中国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能够与微软、谷歌和苹果相抗衡的操作系统,彻底打破国外在基础软件领域的垄断。
用“两弹一星”精神发展国产操作系统
8月24日~25日,西方媒体纷纷引用倪光南的公开谈话称,中国或将在10月拥有一个本土生产的操作系统以替代微软、谷歌和苹果等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倪光南表示,微软停止对XP系统的服务,中国政府又禁止采购“视窗8”,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遇。
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专家尤舒克日前在接受“俄罗斯之声”采访时说,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内有许多密码设置,理论上它们可让操作系统的制造商侵入电脑,“可见中国人的做法很有道理”。
为切实推进国产操作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中国今年3月成立了由80多家单位参加的全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倪光南担任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路透社评论说,自从中美两国围绕网络安全展开一系列争执以来,电脑技术“成为双边关系紧张的一个领域”。“中国现在正试图帮助本国企业在技术水平上追赶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和谷歌的安卓移动操作系统”。
倪光南告诉记者,我国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意义重大。如果中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一般性的信息产业大国,那么有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都无所谓。但是,要做一个信息产业强国,就必须有国产操作系统、国产高端核心芯片。这就好比在航天领域,中国有“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才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在信息技术领域,多年来在高端核心芯片、基础操作系统上,国外公司长期占据垄断性地位,中国受制于人。现在就是要以“两弹一星”的精神发展国产操作系统。
倪光南表示,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第一是为了信息安全。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如果操作系统是不可控的,就会被人监控。我国很多重要部门目前面临很大困难,比如开会手机不能用,电脑上很多病毒,还会造成邮件丢失。国产桌面系统的应用应该能够令我国的重要信息更加安全。同样,对一般用户也有隐私权的保障。
第二,从产业角度看,希望通过国产系统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苹果、谷歌和微软之外全球第四家操作系统,打破国外垄断。而一旦中国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以以此为基点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带动中国信息领域软硬件的协同发展,对中国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具有很大价值。
第三,从经济效益看,采用国产操作系统可大大降低软件方面的投入成本,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节省大量的开支,国产操作系统的潜在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红旗”绝处逢生是标志性事件
不少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国产桌面操作系统能否对抗微软和苹果表示怀疑。美国“个人电脑”网站8月24日打趣说:“用过中国制造的桌面操作系统的请举手—我们怀疑几乎没什么人举手。”文章说,以往也有过由中国政府支持的桌面系统开发,但“记录并不好”,中国开发的多种桌面操作系统已经存在,但“从技术上说”,“与从其他国家买来的相比”,它们“具有明显的缺陷”。
英国广播公司8月25日报道称,目前中国各类智能终端的用户总量“以十亿计”,几乎全部使用外国操作系统。而中国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内操作系统开发商,比如中标麒麟、中科红旗等,但在市场上的占比总和只有几个百分点。
曾经在中国流行一时的国产桌面系统“红旗”的遭遇被外媒频频提起。今年2月,研发了“红旗”操作系统的中科红旗公司宣布破产清算。新加坡《计算机世界》25日评论称,“红旗”桌面系统“从未起飞”,但如今的红旗已经绝处逢生。8月中旬,总部位于辽宁大连的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集团宣布斥资约630万美元购买中科红旗的资产。报道认为,也许中国的桌面系统在未来将会“复活”。
美国知名科技媒体“瘾科技”网站24日称,中国要在10月推出新的国产桌面系统,这个速度“相当快”。但文章认为,在一两年内取代XP、在3~5年普及到移动终端的计划“还是太乐观了”。“但从现实来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被安卓主宰,甚至小米这样的本地制造商用的都是这个系统。”
倪光南对记者说,国产操作系统“红旗”的绝处逢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红旗”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国产操作系统的一面旗帜。“红旗”绝不能倒下,“红旗”倒了,产业的信心就没有了。“红旗”操作系统未来不仅会复活,而且一定能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国人鼎力支持至关重要
中国在信息技术上的日新月异早已令西方不敢小觑。新加坡雅虎新闻网25日评论说,恰恰由于中国当前有相当多的用户是微软视窗的使用者,微软今后显然要受到来自中国国产操作系统的“挑战”。而最近的一个国际信息技术巨头在中国受到影响的例子,使小米手机在2014年第二季度的国内销售份额超过了三星。
俄塔社25日也对中国的计划表示有信心。文章说,目前中国已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新的桌面操作系统“将完全独立于美国的代码”。报道称,中国从零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一新的系统“将会打破微软在中国软件市场的垄断地位”。
俄罗斯也在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日前推出一款采用本国操作系统的超级平板电脑。这款名为“Rupad”的平板电脑由俄罗斯经济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中央科研中心研发。《俄罗斯报》称,高度安全是Rupad的最大优势,新产品将很快在俄国防部等部门试用。
倪光南对记者说,我们的国产操作系统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过去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产业链支持。现在安卓苹果的应用商店都号称拥有百万个软件支持。我们也需要这种支持,建立统一的应用商店,运用各方面资源把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支持搞好,“要营造一个能够与谷歌、苹果、微软相抗衡的产业生态环境,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谈到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倪光南认为,用惯了微软系统的消费者首先感受到的肯定不是便宜,而是不方便。但如果开发者在用户体验改善上多下工夫,比如国外产品在汉字化方面总有一些问题,用起来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我们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多下工夫,就有可能从微软手中夺回本地市场。倪光南还指出,国产操作系统亟须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大力支持,要给他们提供改进完善的机会。“微软的操作系统确实好用、方便,但它也是不断从市场中收集反馈意见、修改完善的,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打补丁过程。国产操作系统也必然要经历这一过程,希望国内用户能够在应用中帮助他们提高。”
倪光南还透露,目前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正在大力推动在网银系统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以打开国产操作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