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3|回复: 0

当用户手中的产品变得复杂,你还能控制住它吗?

[复制链接]

229

主题

87

回帖

88

牛毛

初生牛犊

积分
88
发表于 2013-4-23 12: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海南省海口市

每个人使用某款产品的目的和方式可能各不相同,产品的开发者如何在用户五花八门的用途中守住底线,让产品按照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

  你知道印象笔记操作技巧吗?

  当印象笔记还叫 Evernote 的时候,我就已经成为它的诸多忠实用户之一。印象笔记正式进入中国后,我也不遗余力地在身边的朋友中推广它。朋友们会问我,这个叫印象笔记的玩意有什么牛叉之处吗?我立刻会借用其 CEO 利宾的话:印象笔记“为用户打造第二大脑”。随后我会把用户总结出的各种眼花缭乱的印象笔记使用技巧一股脑发给朋友,比如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如何规划中长期工作,以及很高端的用 IFTTT 保存微博和邮件等等。

  可是朋友们的反映却总是如冷水般浇灭了我的热情,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印象笔记的功能的确很强大,能够跨平台操作,剪藏和悦读的功能也很实用,不过那些“改变你生活的印象笔记 100 种技巧”之类的文章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导致在使用印象笔记的 10 小时里倒有 9 小时是在学习和钻研那些“很有技术含量”的技巧。他们不得不返璞归真,老老实实地在输入法的帮助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想记录的内容敲下来。

  得到这样的反馈,我在沮丧之余也开始回想我自己是怎么用印象笔记的。好折腾是极客们的一大爱好:拿到安卓手机必定要刷 ROM,看到新出的 APP 不管对自己到底有没有用必定要装上体验一番。遇到印象笔记这种原本功能就很强大,而且拥有诸多开放接口的产品,怎能不让极客们趋之若鹜呢?于是,每个潜藏的功能都被挖掘出来,每种可能的应用都要跟它关联上去。

  立志要做用户“第二大脑”的印象笔记,原本的意图是提供一种在人脑之外的知识管理方式。然而这款产品的使用者不断赋予它新的用途:备忘录、购物清单、生活日志、旅游指南……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否是开发者在当初所能预料到的,不过至少从印象笔记团队的博客和微博来看,他们对此还是感到很满意的。

  从产品衍生出的知识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小黑屋|通信管理局专项备案号:[2008]238号|NB5社区 ( 皖ICP备08004151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514号 )

GMT+8, 2025-4-27 06:49 , Processed in 0.2155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