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需要共享某个远程的文件夹时,总要跑到本地去操作,如果数量众多,就有可能跑断腿,我们可以编写一个自动共享硬盘的bat文件,将文件发给用户,只要其双击该文件,即可实现共享的目的。
@echo off
echo REGEDIT4>c:1.reg
echo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LanManE]>>c:j.reg echo "Flags"=dword:000****0102>>c:j.reg
//Flags用于是确定共享目录的访问方式,其中"Flags"=dword:000****0102是完全共享,101是只读,103是根据密码访问。
echo "Parm1enc"=123:>>c:1.reg
//Parm1enc键值保存着完全访问方式下的密码
echo "Parm2enc"=456:>>c:1.reg
//Parm2enc键值保存着只读访问方式下的密码
echo "Path"="D:">>c:1.reg
//Path键值是共享文件夹的路径
echo "Remark"="我共享了你的D盘">>c:1.reg
//Remark键值是备注
echo "Type"=dword:000****0000>>c:1.reg
REGEDIT /S c:j.reg DEL c:j.reg cls exit
用户运行这个bat文件后,再注销一下,文件夹就会被共享出来了。如果你每天都需要访问某个共享文件夹,且这个共享文件夹设置了密码,你还可以让bat文件帮你在开机的时候先输入密码,你再访问时就只需要双击打开即可。输入:net use \192.168.0.1IPC$ "1234" /user:"administrator,这个表示访问PC机192.168.0.1上边的共享文件夹,用administrator用户,密码为:1234。将其保存为bat文件,并将其加入到启动组中即可。
共享文件夹管理不当,会产生严重安全隐患,所以有时为了安全,需要批量卸载掉共享文件夹,其实只要将命令:net share c$ /del加入到bat文件中即可,其中c$为共享文件夹的名字,完整的例子可以到XXXX下载。
4.备份网络数据
你还可以利用bat文件将数据备份到局域网内的某台文件服务器上,这样就省去了复制粘贴的麻烦,具体做法是:
set source=e:work
//文件来源为本机e盘的work文件夹
set dest=\192.168.0.1ackup
//目标文件夹为PC机192.168.0.1的backup文件夹
net use \192.168.0.1IPC$ "1234" /user:"administrator"
xcopy %source% %dest% /e /v /r /y /z
//将源盘文件拷贝到目的服务器
将其保存为bat文件,以后只要双击此文件即可完成备份任务。
三、固若金汤——令电脑安全更放心
1.用bat加密文件
无论使用使用加密工具还是系统自带的EFS加密,一旦遇到密码丢失或者证书损坏时,想要恢复原来的文件就变得非常困难,用bat文件实现的加密则非常简单。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首先在D盘中建立一个文件夹ABC,然后在运行中输入:cmd后回车,打开命令行编辑窗口,然后输入: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cd
C:>d:
D:>cd abc
D:abc>md 1..
//在abc目录下建立s.目录
然后在abc目录下建立一个bat文件,内容为:
copy abc* 1..*
del /q abc*
将其保存为:加密.bat,并将其放到abc目录下。
然后再建立一个bat文件,内容为:
copy 1..* abc*
将其保存为:解密.bat,顾名思义,需要加密文件时双击加密.bat文件,需要解密时双击解密.bat文件。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加密的具体原理,在Windows中“”符号代表的是路径分隔符,用于区分父文件夹与子文件夹。所以Windows无法打开名称中含有“”的文件或文件夹,双击这类文件或文件夹时系统会提示错误,如图3所示。而这类文件夹在命令行模式下是可以访问的。我们在abc文件夹中建立这么一个无法打开的文件夹,当需要加密时,用加密.bat将abc文件夹中的内容复制到这个特殊文件夹中。反之,将其复制出来则完成解密工作。如果将命令:D:abc>md 1..,改为:D:abc>md 1..a,则1..文件夹将不可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