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2

智能交通道路监控卡口系统的发展现状

[复制链接]

65

主题

-12

回帖

552

牛毛

一级牛人

积分
552
发表于 2012-7-16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卡口系统架构类型的完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道路卡口系统的发展已跨入轨道,但在这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目前道路监控卡口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工程设计规划问题

  目前,卡口系统建设前期设计布署多为用户和工程商共同完成,由于用户在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对整体系统的技术了解程度有限,工程商往往技术实力参差不齐,造成卡口系统工程在项目建设前期缺乏精心设计。

  此外卡口系统的建设多属于各县市的使用方各自为政建设,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后期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部门之间的系统互联问题,从而出现了多个互不关联的“信息孤岛”,无法做到系统数据的共享,给后续系统的互联留下了很多隐患。

  在系统前期设计规划和系统互联方面,江苏320项目是一个比较好的榜样,该项目采取“整体布署、分布建设”方式,以省为单位,从整体上对系统架构、数据传输、系统互联做出统一规定,后续各地市建设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可以有效避免标准不一、系统无法互联问题。

  技术门槛低、厂商鱼龙混杂

  道路监控卡口系统属于集成类系统,关联的子系统较多,施工难度大,调试麻烦,后期维护量大,因此对系统兼容性要求非常高,要求建设方有非常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调试经验,对整个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具备持续的后期服务能力,行业内有很多既无研发实力,又没有服务能力的公司,仅仅是将几个不同的系统简单拼凑起来,没有对拼凑起来的系统做兼容性、可靠性测试,根本无法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对于用户来说,一定要选择有研发实力,具有行业资质,同时具备持续服务能力的公司,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保护自身利益。

  行业标准不全面

  虽然有卡口系统行业标准,但是对于拥堵、违法停车、违法掉头、不按车道行驶等类似的智能化功能,还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厂家只能按照经验来摸索、研究。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系统的验收交付无标准参考。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一些企业浑水摸鱼,打着智能化的幌子,其实只是噱头而已,对用户来说无异于欺骗。

  智能交通发展到今天,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完全可以对系统的架构、前端设备等做出准入要求,摒弃较落后的系统。在这方面,江苏省的做法值得借鉴,江苏省320项目对前端相机的像素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优先选择集成度较高的嵌入式一体化相机,使整个江苏省智能交通卡口系统的建设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利用率低

  经过多年的建设,交通信息的储备不断增长,但是信息共享机制比较落后,同时,存在数据格式不统一、共享机制、共享渠道不畅通等实际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信息的最大化利用,造成信息利用率非常低。若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维护、共享。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利用率,另一方面,基于多个系统层面之上分析,可以从应用层面深入开发并利用信息。

  综上所述,只有重视道路监控卡口系统的前期规划设计,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真正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提高道路监控卡口系统的准入门槛,才能真正提高道路监控卡口系统的建设水平;只有不断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才能够真正规范企业行为,保护用户投资,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只有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才能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真正实现智慧交通。

45

主题

137

回帖

10

牛毛

初生牛犊

积分
10
发表于 2012-7-19 16: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好文章谢谢楼主分享

7

主题

8

回帖

25

牛毛

初生牛犊

积分
25
发表于 2012-7-17 1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杨浦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喜欢这句代名词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小黑屋|通信管理局专项备案号:[2008]238号|NB5社区 ( 皖ICP备08004151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514号 )

GMT+8, 2025-4-25 02:09 , Processed in 0.168639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